(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教师要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自觉性,帮助其树立科...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
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该学派的创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后期的代表人物是勒温。格式塔是从德文“Gestalt”音译而来,意为“完...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在课堂上老师的很多做法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但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有些因素是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如声音的抑...
教育综合知识共涉及到五大考试模块,分别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新课程改革。由此可知,教育综合知识考查的知识面较广,且较为...
1)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3)倡导性要求和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4)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一、...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
一、导向性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一)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里因素构成 1.知——道德认知,是学生品德形成...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教学活动应以直接经验为主;教学应当以学生的间接经验为主;教学应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有机结合,并防止两...